水利研究 | 做好水利统计工作 支撑水利高质量发展
公告类型:新闻动态发布时间:2021-12-14 10:27:59

前 言

部门统计是我国政府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水利统计为水利行业管理、流域管理、区域管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最基础的数据和决策支撑,为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公众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统计服务。当前,我国正处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际,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更好地发挥水利统计在了解国情水情、把握水势、制定水策、促进水安全保障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水利统计工作者切实增强使命担当、认真履职尽责,依法、科学开展统计数据收集汇总工作,加强监测分析研判,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和监督职能,为水利科学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为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Part


全面把握水利统计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一)国家有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统计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中央先后印发《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等一系列有关统计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的重要部署,进一步明确了统计事业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要求在统计调查制度、统计标准指标、统计方法手段、统计分析服务、统计管理体制、统计法治监督等方面推进现代化。
水利统计是国家统计的重要领域和组成,目前水利部共有9项统计调查项目在国家统计局进行了审批(备案)。国家统计局从2019年开始对在其有审批(备案)统计调查项目的国务院部门开展统计督察,督促各部门切实担负起确保有关统计数据质量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防惩统计造假责任制问责制,加大统计工作监督检查力度;坚持以提高数据质量为核心,加强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严格依法组织实施统计调查,积极推进统计信息共享,全面提高部门统计数据质量和工作水平。目前已对10余个部门完成了督察工作,从督察情况来看,部门统计工作与中央要求相比仍有差距。
(二)数据有价值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首次写入文件,彰显了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数据正逐渐成为一种资产,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提升数据资源价值,提高数据质量、加强数据安全和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将进一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规范性,丰富数据产品。国家统计局出台《国家统计质量保证框架(2021)》,针对统计调查的全过程提出质量评价标准、质量控制要求和质量保障措施,在管理理念上,不仅注重数据生产端的质量管理,还进一步强化统计服务端的质量管理,将用户需求、用户意见和评价反馈作为重要内容来考量;在管理手段上,一方面加强技术防控,实现数据生产全程留痕、可追溯,另一方面强化法治监督,优化统计生态环境。
(三)水利有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以及就保障国家水安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做好水利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为“十四五”时期建立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体系和水资源智慧管理体系指明了主攻方向、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
水利部李国英部长在“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总结大会上指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要重点抓好6条实施路径,即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强化体制机制法治管理等。统计数据是体现水利高质量发展成效的重要抓手,上述工作需要统计数据发挥支撑作用,特别是“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提出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构建数字孪生流域,开展智慧化模拟,支撑精准化决策,全面推进算据、算法、算力建设,加快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更是对水利统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水利统计面临的形势与挑战为充分发挥统计职能作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无限可能。站在新起点,开启水利统计工作的新征程,必将大有可为。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水利统计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统计数据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仍相对滞后,水利统计数据价值挖掘不够不彻底,水利统计数据的晴雨表、指示器和风向标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对水利科学决策的支撑作用还不够全面及时等。这就需要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正确把握水利统计的主要关系,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加快推进水利统计高质量发展。


Part 


推进水利统计高质量发展需要把握的三个关系

突破水利统计发展瓶颈,寻找推进水利统计高质量发展的出路,需要把握好3个关系。
(一)定位与发展的关系

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格局下,明确水利统计工作的定位与发展,从而更好地履行统计职能,充分发挥对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十分必要。水利统计是水利科学决策和管理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能够真实反映水资源节约、水生态建设、水环境治理和水文化保护的发展过程和工作成就。没有统计,水利科学决策无从谈起。然而,水利统计不能仅停留在提供信息和咨询的层面,应在服务和支撑的基础上拓展和深化,并延伸至监督职能。落实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等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完善自身,对标水利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准监测分析,监督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体系和水资源智慧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与任务完成情况,监督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执行,监督水资源管理、水行政执法、幸福河湖生态环境建设等,监督“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实施进展,提高统计反映水利管理新动能、新变化的敏捷性和全面性,助推水利高质量发展。

(二)基础与创新的关系

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提高统计能力的重要基础环节,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决策和服务水平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存在水利统计高质量发展需要与水利统计“双基”薄弱不相适应的矛盾,因此应处理好加强“双基”与开拓创新的关系。既不是把基础完全建设好才开始创新,也不是忽视基础就急于创新,更不是只坚持基础建设而不创新求变,两者并不矛盾,而是互为关联和依托。应坚持边夯实基础边开拓创新,在创新中巩固基础,在基础上创新发展。开拓创新的根基在于有扎实的基层基础,科学规范的统计调查制度、专业而有责任心的水利统计调查队伍、完整准确的水利基础信息数据库等。寻找适合创新发展的路径,打破固化思维,在统计工作的各个流程和环节中创新,才能更好地用活数据,检验数据的真实准确,让数据焕发更强的生命力。

(三)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当前,拥有数据、信息的多寡和数据的挖掘应用程度以及数据产生的经济价值已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大云移物智”)是推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力量,为变革数据生产方式、提高数据生产力提供了更多可能和动力。静态的、定时的传统统计与大数据在学科价值、目的和原理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大数据科学是对统计科学的深度拓展与延伸。传统与现代共存并不矛盾,在统计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上互为补充,大数据势不可挡,能否有效应对大数据的机遇与挑战,对于政府统计事业发展至关重要。在水利统计日常工作中深入开展大数据应用,是提高水利统计数据质量、提升水利统计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新途径。


Part


水利统计高质量发展的设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需要建立水利统计指标系和调查制度体系,优化水利统计数据采集体系、健全水利统计监测服务体系和水利统计信息化体系。

(一)建立健全水利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制度体系

一是构建水利统计指标体系目录。以现有水利统计调查项目为基础,围绕水利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实施路径,结合“九大业务需求”,构建水利统计指标体系目录,统筹绘制水利统计“一套表”,统一标准、统一口径、统一布置、统一数据源,补充完善体现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指标,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节水指标体系,补充完善生态保护、河湖健康等指标。二是建立健全水利统计调查对象库。在水利统计数据库的基础上,整合水利部各业务司局现有管理资料,形成一份完整统一的满足管理需求的水利统计调查对象名录库,并形成定期更新完善的长效机制。在水利工程、水利单位、水利资产等方面建立关联,互通有无,形成数据共享共通机制。三是完善调查制度体系。依据水利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拓展统计调查领域,丰富统计调查内容、完善统计调查制度。将成熟的调查内容与任务渐次纳入法定统计项目中,依法依规备案审批水利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切实提高水利部门统计调查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行性。

(二)优化水利统计数据采集体系

一是加强水利部门行政记录应用研究。拓宽数据收集渠道,如利用大数据抓取的方式获取水利建设项目法人的监理月报记录,减少数据采集中的人为错误,同时减少基层统计人员负担。二是强化水利部门数据生产流程管理。明确水利业务数据生产职责分工,优化数据生产流程,统一数据发布出口。三是建立健全水利统计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水利统计调查项目的数据质量检查和执行情况评估,不断调整和完善统计调查项目,压实防范和惩治水利统计弄虚作假责任。四是加强基层基础能力建设。瞄准基层统计工作薄弱环节,统筹增加基层统计力量,包括切实保障基层统计人员、经费等基本工作条件,指导帮助基层开展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基层统计数据采集能力。

(三)健全水利统计监测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对国家战略、规划等实施的统计监测。加强对“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情况的统计监测,继续监测美丽中国、生态保护等制度,加强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水安全保障工程、脱贫县及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水利建设项目的监测分析,加快推进大数据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对重点投资项目进行智能监控。二是加强数据的开发和二次开发。结合水利管理和公众信息需求,开发面向不同对象的统计信息服务产品,提升水利统计的综合服务能力。三是探索开展水利统计信息产品定制服务。建立统计信息提供成本补偿制度,根据产品开发成本向服务购买方收取补偿费用,提高各级水利统计机构开展水利统计数据服务的积极性。

(四)推进水利统计信息化建设体系

要让水利统计数据真正“活”起来,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加快数字化转型,为数字赋能,提高水资源智慧管理水平,确保发挥3大职能,为政府靶向施策提供准确信息与科学依据。一是应进一步推动数据生产、共享、发布能力建设,加快各类统计信息系统的整合和资源共享,依靠更科学的数据做好智慧预警、智慧调度、智慧指挥。二是充分运用数字映射、数字孪生、仿真模拟等信息技术,将水利统计与智慧水利、大数据深度融合,推动大数据真正成为促进水利统计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利用大数据在丰富统计数据来源、优化统计方法以及对现有统计数据进行验证和审核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三是结合GIS技术建立可视化的水利统计数据管理和共享展示平台。研究互联网、GIS、GPS、大数据分析等信息采集、传输和分析应用等技术在水利统计全流程中应用的可行性,设立科研专项,借助政府财政项目和公益项目等平台,尽快开展各类技术的应用转化和统计衔接研究。


Part


结语

水利统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漫漫长远,水利统计工作者需要坚持信念、笃定前行。应树立法治思维,树立真实统计理念,坚持把依法治统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和经常性工作抓实抓细,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探索进行水利统计改革创新,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准确反映水利发展态势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提供坚实的统计保障。

来源:水利发展研究 2021.10

作者:张 岚  郭 悦